sosou
24小时客服热线 029-88323296

当前位置:

首页 >微创学院 >聚桂醇文献

文献推荐 | 留置深静脉管充分引流结合聚桂醇硬化治疗肝肾囊肿的临床观察聚桂醇文献

发布时间:2023-12-01 16:27:56 来源: 浏览次数:232

  《当代医学》2023年7月第29卷第19期总第678期
  留置深静脉管充分引流结合聚桂醇硬化治疗肝肾囊肿的临床观察
  饶珣坚1,熊卿2,韩曲2
  (1. 丰城市市人民医院超声科,江西 宜春 331100;2. 丰城市市人民医院普外一科,江西 宜春 331100)
  摘要:
  目的:探讨留置深静脉管充分引流结合聚桂醇硬化治疗肝肾囊肿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于本院肿瘤内科就诊92例肝肾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双号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采用置入单腔深静脉管充分引流联合注入聚桂醇硬化治疗,对照组采用置入单腔深静脉管充分引流联合注入无水乙醇治疗,比较两组囊肿体积缩小率、临床疗效、术中不良反应和随访复发情况。
  结果:两组囊肿体积缩小率组间、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囊肿体积缩小率交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12个月,两组囊肿体积缩小率均高于术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与12个月囊肿体积缩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6、12个月,观察组囊肿体积缩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低于对照组的2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35%,对照组为8.7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留置深静脉管充分引流结合聚桂醇硬化治疗肝肾囊肿疗效较理想,不良反应和复发率较低。
  关键词:
  肝肾囊肿;单腔深静脉管;聚桂醇;无水乙醇;硬化治疗
  肝肾囊肿是临床常见非恶性病变,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及广泛应用,肝肾囊肿检出率呈上升趋势[1]。目前,超声介入注射硬化剂,即经皮穿刺于囊内注射硬化剂是治疗肝肾囊肿的主要手段,能缩小或消除囊腔,控制病情进展[2-3],但何种硬化剂疗效更佳目前尚无定论[4-5]。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92例肝肾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比较分析置入深静脉管引流联合注入聚桂醇硬化或无水乙醇治疗肝肾囊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 2018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于本院肿瘤内科就诊的92例肝肾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单双号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36~75岁,平均(56.29±10.35)岁;囊肿最大直径8.32~18.45 cm,平均(13.47±3.12)cm;肝囊肿 32 例,肾囊肿 14 例。对照组男 27 例 ,女 19 例 ;年龄 38~74 岁 ,平均(57.14±10.25)岁;囊肿最大直径8.42~18.33 cm,平均(13.39±3.20)cm;肝囊肿30例,肾囊肿16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①经超声检查提示为单纯性囊肿;②肝肾囊肿最大直径≥8 cm;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有凝血机制障碍患者;②肝、肾功能严重受损患者;③穿刺路径无法避开重要脏器或囊肿位于不易达到部位患者;④一般情况差,无法配合治疗或耐受穿刺过程患者;⑤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患者。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两组患者均做好术前准备(常规检查和凝血、肝、肾功能与心电图检查及术前禁食等);仪器为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套件、西门子2000彩超仪;药物为无水乙醇(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220009,规格:20 ml)、聚桂醇(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330,规格:10 ml∶100 mg)、2%利多卡因(山东威智百科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2962,规格:5 ml∶0.1 g)等。
  1.2.2 手术方法
  完成穿刺引流,患者取仰卧位,超声下选定穿刺点并确认角度,经测量确认穿刺点,明确与囊肿边距,消毒、铺巾、戴无菌手套后行局部麻醉。根据测量距离以穿刺针刺入囊肿,抽取囊液、放置导丝后,拔针、置入深静脉管。拔出导丝后连三通、无菌引流袋,做局部外固定。放置引流袋时宜低于床面,连续观察确认无囊液引流后冲洗引流管。关闭三通,并进行超声检查,如囊腔无明显增大则表明其与胆管未相通。引流过程中准确记录囊液总量,留取后做生化检查。经超声证实囊液完全引流后观察组患者按照囊肿大小注入 10~40 ml 聚桂醇,对照组注入无水乙醇(囊液总量的20%~25%),保留10 min。指导患者通过变化体位使硬化剂接触囊壁,抽尽囊肿内所注无水乙醇,直至B超下囊腔闭塞。重复3~5次。无水乙醇单次注入时不宜>100 ml,重复冲洗后留置 5~10 ml。后拔出深静脉导管,纱布包扎,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有无恶心、头晕、腹痛、心悸等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①囊肿体积缩小率: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采用超声测量囊肿前后、左右与上下径,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直径及半径,计算囊肿体积及囊肿体积缩小率(手术前后囊肿体积差/术前体积)。
  ②疗效标准[6]:治愈为术后经检查未见囊肿;有效为囊肿最大径缩小幅度≥50%;无效为囊肿最大径缩小缩小幅度<50%;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③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头晕、穿刺部位疼痛、腹痛、心悸、面红。④复发情况:随访后发现,术后12个月囊肿体积大于术后6个月,即为复发。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多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F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当n≥40,但1≤min(T)<5时,采用连续性校正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Z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 两组术后囊肿体积缩小率比较

  两组囊肿体积缩小率组间、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囊肿体积缩小率交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术后6、12个月,两组囊肿体积缩小率均高于术后 3 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 6 个月与 12 个月囊肿体积缩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术后3、6、12个月,观察组囊肿体积缩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两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低于对照组的2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三、讨论
  肝肾囊肿体积较小时常无明显不适,无需治疗干预,但囊肿增大后会引发腹痛、腹泻、恶心等症状,危害患者身心健康[7]。因此,探讨治疗肝肾囊肿的理想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与小囊肿相比,巨大肝肾囊肿通常成分复杂、形态不规则,采用细针很难完全抽吸,且潜在腔隙较小、囊肿大,硬化剂很难与囊壁充分接触,硬化剂浓度水平降低,因此,巨大肝肾囊肿的治愈率较低[8]。为尽可能缩小潜在腔隙,并抽尽囊液,本研究探讨留置深静脉管行充分引流的应用价值,其主要特点如下:①囊腔缩小后张力随之降低,增加抽吸囊液难度,而留置深静脉管引流能降低穿刺针尖抽吸囊液困难度。②深静脉管较柔软,管头不尖利,便于患者转换体位,实现充分引流。③床边体位引流囊液流速相对较慢,可避免因腹压显著下降增加休克的发生风险,保障患者安全。④床边超声引导并行体位引流能节约实际操作时间,便于开展多次硬化治疗。
  无水乙醇有价格低廉、疗效确切等特点,但不良反应较多,临床应用受限[9]。聚桂醇是新型硬化剂,既往聚桂醇硬化治疗多部位囊肿取得确切疗效,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10],但也存在单支剂量小、最大安全用量不明等缺点。聚桂醇治疗肝肾囊肿的机制是其能通过破坏肝肾囊肿囊壁内皮细胞促进内皮组织萎缩及纤维化,发挥缓解疼痛、抗感染、收敛等多种作用,囊液抽尽后注入聚桂醇,不仅操作简便,能有效避免无水乙醇反复灌洗的缺陷[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6、12个月,观察组囊肿缩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置入单腔深静脉管充分引流联合注入聚桂醇硬化治疗可缩小囊肿体积。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二者硬化效果相似。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单腔深静脉管引流配合注入聚桂醇硬化治疗肝肾囊肿疗效确切、复发率低,且安全可靠,与方鸿等[2]研究结论基本相符。

  综上所述,留置深静脉管充分引流结合聚桂醇硬化治疗肝肾囊肿疗效较理想,不良反应和复发率较低,兼具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Copyright 2019-2020 中国硬化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08100338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