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ou
24小时客服热线 029-88323296

当前位置:

首页 >微创学院 >聚桂醇文献

文献推荐 | 穿刺置管引流和聚桂醇注射液介入灌注治疗肝肾囊肿临床研究聚桂醇文献

发布时间:2023-10-25 16:16:01 来源: 浏览次数:490

 当代医学2018年10月第24卷第28期
  穿刺置管引流和聚桂醇注射液介入灌注治疗肝肾囊肿临床研究
  王建平,丁于海,袁金平,卢鹏,舒颖
  (赣州市立医院肿瘤内科,江西赣州 341000)
  摘要:
  目的:探讨穿刺置管引流+聚桂醇注射液介入灌注治疗肝肾囊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40例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肝肾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其中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置管引流+聚桂醇注射液介入灌注治疗,对照组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置管引流+无水乙醇介入灌注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临床疗效。
  结果:①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100%;术后3个月及6个月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者有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者有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穿刺置管引流+聚桂醇注射液介入灌注治疗肝肾囊肿安全有效,与传统的穿刺置管引流+无水乙醇介入灌注治疗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更容易耐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肝肾囊肿;穿刺置管引流;聚桂醇;无水乙醇
  文献编号: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18.28.016
  肝肾囊肿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随着临床上CT、MRI、超声等检查的广泛应用,肝肾囊肿的检出率与诊断率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1]。当肝肾囊肿较小时,患者通常不会表现任何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此时也不需要进行任何治疗,只需定期随访即可,当囊肿继续长大,直径≥5.0cm或者对周围的组织器官造成压迫,并出现压迫症状时则需要进行治疗[2]。以往肝肾囊肿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但是手术切除的费用较高,风险较大,并且大部分囊肿为多发性的,需要进行多次手术,患者的接受度较差。后来穿刺置管引流+无水乙醇灌注治疗逐渐成为其治疗的主要方法,但是该方法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在术后常常出现腹部疼痛、头晕、心悸、呼吸急促、恶心呕吐、面色潮红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发生化学性腹膜炎,同时其复发率较高[3]。目前,聚桂醇注射液是一种西方欧美国家广泛使用的硬化剂,学术界公认安全性较高,在对囊壁进行清洁的同时还会对囊壁内皮细胞造成破坏,从而使囊壁发生粘连,纤维化,导致囊腔闭锁,以达到硬化治疗的目的,与无水乙醇等传统硬化剂相比,其疗效相当,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4-5]。本研究在超声引导下对肝肾囊肿患者行穿刺置管引流+聚桂醇注射液介入灌注治疗,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性。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40例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肝肾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经腹部超声明确诊断,囊肿直径均>5.0cm,并计算出囊肿体积(1/6×π×上下径×左右径×前后径)。观察组男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9.32±4.48)岁;囊肿共32个,肝囊肿9个,肾囊肿23个,平均体积(163.28±89.62)ml;对照组男9例,女11例;平均年龄(60.46±5.25)岁;囊肿共30个,肝囊肿10个,肾囊肿20个,平均体积(160.83±91.74)ml;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百胜DU8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其探头频率为3.5~7.0MHz。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术前检查,对具有肝肾功能严重不全、酒精过敏及凝血功能障碍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予以排除,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下签署了特殊治疗同意书。聚桂醇注射液(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445),采用的医用无水乙醇为99.70%制剂。
  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经皮穿刺术,常规消毒铺巾后,采用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运用塞丁格技术进行肝肾囊肿的穿刺,成功后经穿刺针将导丝引入,然后置入多孔留置引流管进行引流,引流出的囊液常规送检,囊液引流干净后。观察组自多孔引流管灌注硬化剂聚桂醇注射液,灌注的量为1/10~1/5的引流囊液量,留置,使囊壁充分硬化。对照组自多孔引流管灌注无水乙醇,灌注的量为1/4~1/3的引流囊液量,进行反复多次的回抽再注入,在囊内停留3~5min后抽取干净;同时置换无水乙醇,进行多次的反复硬化,最后将囊液抽尽。术毕以无菌敷料贴对穿刺点进行覆盖固定,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必要时予以对症处理,术后3月,6月复查超声,评估疗效。
  1.3 疗效评价标准
  以囊肿大小变化来评价治疗效果:囊肿消失为治愈;囊肿缩小超过50%为显效;囊肿缩小1/3~1/2为有效;囊肿缩小不超过1/3为无效;(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

  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100%;术后3个月及6个月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者有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为穿刺部位轻微胀痛不适;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者有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其中2例为剧烈腹痛,1例为面色潮红,1例为头晕心悸;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 讨论
  随着我国健康体检的普及和推广以及超声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肝肾囊肿患者,在腹部囊性病变中,肝肾囊肿已经成为了常见疾病之一,其中肝囊肿在50岁以上人群中较为常见,并且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6]。肝囊肿的发生主要与肝内胆管胚胎发育发生障碍有关。肾囊肿也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且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通常情况下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人群[7]。目前尚未明确肝肾囊肿的病因,通过病理检查可发现其囊壁为单层扁平或立方细胞[8]。囊肿较小时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当其增大对周围组织器官造成压迫时则会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体征。对于巨大肝囊肿,一旦出现破裂,则将会诱发急性肺栓塞。目前腹腔镜开窗减压术、开腹开窗减压术、超声介入硬化治疗等是治疗肝肾囊肿的常见治疗方法,腹腔镜与开腹开窗减压术的手术费用较高,且其复发率也较高,而超声介入硬化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价格低廉且方便简单,已经成为了治疗肝肾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超声介入硬化治疗的原理为:通过超声引导向囊肿内注入硬化剂,使其上皮细胞发生蛋白变性,从而丧失分泌功能,发生粘连、纤维化,使囊内壁发生闭合。
  以往无水乙醇是应用广泛的硬化剂,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是无水乙醇均为各医院自行配置,没有国药准字,难以达到统一的规格及标准,因此在进行治疗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聚桂醇是一种新型的硬化剂,目前在硬化治疗中的应用较广,其主要用于血管瘤、下肢静脉曲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痔等的硬化治疗,且疗效显著。目前国内也有较多用于肝肾囊肿硬化治疗的文献报道,大多数研究认为与传统的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相比,聚桂醇硬化治疗的疗效相当,有望将无水乙醇替代用于治疗肝肾囊肿[9]。
  本研究中,对肝肾囊肿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分别进行了聚桂醇注射液与无水乙醇两种硬化剂的硬化治疗,结果发现与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相比,聚桂醇硬化治疗的疗效相当,但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总结聚桂醇较无水乙醇具有以下优点:①聚桂醇对周围组织器官造成的损害较小。当采用无水乙醇进行硬化治疗时,会对无水乙醇进行反复地置换以维持其较高的浓度,如果囊肿的体积较大,则无水乙醇的使用量也较大,且治疗的时间也会延长,从而难以避免无水乙醇进入到人体血液循环,对胃黏膜、肝肾造成潜在损害的风险以及出现恶心、头晕、面色潮红等醉酒样反应[10]。而聚桂醇则可以选择性地作用于囊壁内皮细胞,并且聚桂醇的黏附性较为特殊,能够避免聚桂醇从囊壁溢出,从而使其对周围组织器官造成损害的风险降低。②聚桂醇硬化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聚桂醇具有一定的局部麻醉作用,且其作用温,对组织器官所产生的刺激较小,从而可降低患者呼吸急促、剧烈腹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1]。③聚桂醇具有较好的硬化效果。通过参照Tessari等[12]的方法,将聚桂醇制成聚桂醇泡沫,其稳定性及均一性均较好,且能够在囊内保留较长一段时间,使其与囊壁充分接触,从而达到较好的硬化效果。对于采用无水乙醇硬化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是因为其囊肿体积较大,无水乙醇不能与囊壁进行充分接触,从而硬化效果不佳所致。

  综上所述,穿刺置管引流+聚桂醇注射液介入灌注治疗肝肾囊肿安全有效,与传统的穿刺置管引流+无水乙醇介入灌注治疗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更容易耐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Copyright 2019-2020 中国硬化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08100338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