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ou
24小时客服热线 029-88323296

当前位置:

首页 >微创学院 >聚桂醇文献

文献推荐 | 聚桂醇注射液治疗口腔唾液腺黏液囊肿的临床观察聚桂醇文献

发布时间:2023-07-31 09:18:09 来源: 浏览次数:389

 《北京口腔医学》2023年第31卷第3期
  聚桂醇注射液治疗口腔唾液腺黏液囊肿的临床观察
  肖玉霞  时伯红  汉斌  张艳慧  别艳娜
  (276800 日照 日照市人民医院口腔科)
  摘要:
  目的:评价聚桂醇注射液治疗口腔唾液腺黏液囊肿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 82 例确诊为口腔唾液腺黏液囊肿的患者,进行聚桂醇注射液囊肿腔内冲洗和囊肿基底唾液腺组织内注射硬化治疗 1~3 次,聚桂醇注射液使用剂量根据囊肿大小单次用量在 2~5ml 不等,注射方法分为泡沫化和原液结合使用,泡沫化主要用于冲洗唾液腺黏液囊肿囊腔,原液用于囊肿基底唾液腺组织内注射。治疗完成后,进行为期 1 年的临床观察,判断其疗效。
  结果:82例中痊愈80例(97.6%),无效及复发2例(2.4%),总体有效率 97.6%。其中 1 例发生注射区组织溃疡。
  结论: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口腔唾液腺囊肿有效率高,安全性好,复发率低,临床效果确切。
  关键词:
  唾液腺 ;黏液囊肿 ;聚桂醇注射液
  【DOI】  10.20049/j.bjkqyx.1006-673X.2023.03.009
  唾液腺黏液囊肿包括小唾液腺黏液囊肿及舌下腺囊肿,黏液囊肿是最常见的小唾液腺瘤样病变,好发于下唇及舌尖腹部,也可发生在颊部、腭部、口腔黏膜其它部位 [1]。口腔小唾液腺黏液囊肿及舌下腺囊肿主要为手术切除、激光治疗、冷冻和无水乙醇、碘酊、平阳霉素等药物治疗。传统手术治疗中舌下腺囊肿需切除患侧舌下腺,手术创伤较大,术中有损伤颌下腺导管及舌神经的可能,并可能有损伤舌深动、静脉分支而出现出血、窒息等风险。小唾液腺黏液囊肿手术需摘除囊肿及囊肿周围腺体,术后复发率较高 [2-4]。低龄患病儿童及发生在腭部等口腔后部的小囊肿局麻手术患者难以配合。而激光治疗因需反复治疗,费用较高等原因,临床未能广泛开展。冷冻治疗靶向性低,复发率较高。碘酊治疗液体渗出容易引起组织坏死,临床已基本不用。无水乙醇、平阳霉素因其不良反应较多,在囊肿类疾病的治疗中应用也较少。聚桂醇注射液是一种治疗静脉曲张及脉管畸形的硬化治疗药物,在静脉曲张、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等疾病中临床应用广泛,其在囊肿类疾病中的作用也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 [5-8]。我科使用聚桂醇注射液治疗口腔唾液腺黏液囊肿,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一、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在我院就诊的82 例口腔唾液腺黏液囊肿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口腔唾液腺黏液囊肿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全身感染、发热、出血倾向、有心、肺、肝、肾、脑等严重系统性疾病史、聚桂醇过敏史等。聚桂醇注射液临床应用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均签署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知情同意书。
  2. 治疗方法
  采用双注射器和三通阀制备技术制备泡沫化聚桂醇硬化剂。先用 1 支 10 ml 注射器抽取 1~2 ml聚桂醇注射液,通过三通阀关闭其中一个通道后90°连接装有空气的注射器,按液 : 气 1:3 的比例用三通阀进行液气推注交换 20 次左右制备泡沫化硬化剂,推注 10 次后关小三通阀继续推注,配制成3~6 ml 的泡沫化聚桂醇。对患者进行术区消毒后,另取一支注射器从囊壁较薄弱处或深部囊肿较表浅部位抽出囊肿内囊液,在原注射器插入部位对侧位置将泡沫化聚桂醇缓慢推注入囊腔。表浅囊肿可以直接用两点或多点对冲的方式注射泡沫化硬化剂冲洗囊腔。较深部位的囊肿不能在直视下操作时可用穿刺针头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此步骤重复 2~3 次,过程中注意控制泡沫的冲洗速度,以便囊肿内壁组织充分接触泡沫化聚桂醇注射液。另更换新注射器抽吸少量聚桂醇注射液原液多点少量注入囊肿基底部及周边正常唾液腺组织,注射时注意回抽。原液注射量根据唾液腺囊肿体积大小注入 1~2 ml,单次原液的注射量一般为 0.2~ 0.3 ml。过多注射量可导致组织肿胀。随后用消毒棉卷压迫注射区防止出血。术中注射时注意避开颌下腺导管及动、静脉分支等重要解剖结构。注射后注射区出现短暂的肿胀,一般 5~7 d 内恢复。2~4 周以后复查,根据囊肿消失情况再进行 1~2 次以上操作。3 次硬化治疗为一个治疗疗程。术后 1、6、12 个月随访复查,评定其疗效。
  3. 治疗前检查项目
  血常规 / 凝血功能,并评估其身体状况。
  4. 疗效评定
  痊愈 :3 次硬化治疗后囊肿消失,周围组织形态及功能正常。无效 :囊肿较之前仅部分减小或囊肿大小无明显变化。复发 :3 次治疗后囊肿不消失,或 1 年内复发。总有效率 = 痊愈 / 总例数 ×100%。
  二、结果
  1. 一般情况
  共治疗口腔唾液腺黏液囊肿82 例,其中男性 37 例,女性 45例,年龄 5~44 岁,平均(24±4.1)岁。其中舌下腺囊肿 11 例(13.4%),舌前腺囊肿35 例(42.7%),唇腺囊肿 26 例(31.7%),颊部、前庭沟、腭部及翼下颌皱襞区 10 例(12.2%)
  2. 临床效果

  82 例中痊愈 80 例(97.6%),无效 1 例(1.2%),半年内复发 1 例(1.2%),总有效率 97.6%。其中舌前腺囊肿 1 例发生注射区溃疡,给予局部换药,保持伤口卫生,1 周后溃疡愈合,囊肿消失。唇腺囊肿 1 例注射后患者出现注射后嘴唇发干现象,未作特殊处理,观察 1 个月后症状消失。舌前腺囊肿1 例注射 1 次痊愈,半年后复发。疗程结束后 1、6、12 个月复查,80 例病例复查 1 年无复发。治疗效果见表 1,典型病例见图 1-3。





  3. 注射治疗次数
  唇腺囊肿及其他囊肿注射 1~2 次即可痊愈。而舌前腺囊肿及舌下腺囊肿一般需注射 3 次痊愈。其中单次硬化治疗即可愈合的囊肿占总例数的29.3%,经 2~3 次硬化治疗可愈合的病例占 69.5%。
 三、讨论
  聚桂醇注射液主要用于治疗消化道出血、静脉曲张、血管瘤、脉管畸形及体表及深部囊肿类疾病 [9]。聚桂醇注射液治疗囊肿的机理可能与药液损伤病变部位,使组织粘连,胶原纤维收缩,局部纤维化有关,还可能与邻近部位小血管静脉炎及细胞毒性反应有关 [10]。临床观察发现部分病例囊肿消失后局部遗留实性小硬结,硬化治疗前期病例此硬结发生较为常见,笔者认为此硬结的出现可能与应用聚桂醇注射液后药物弥散不均发生的组织反应有关系,改进注射方法(即在囊肿周围组织注射时采用少量多点注射)后,药物分散更均匀,硬结发生有所减少。对于此类现象出现可暂时不做处理,观察1年后小硬结有软化变小的趋势。
  本组病例采用的疗效评价办法系笔者在临床实践时根据临床效果归纳总结,与微创硬化治疗技术指南(2012 版)评价血管瘤脉管畸形及深部及体表囊肿的评定办法略有出入 [11],因唾液腺囊肿的成因多数系唾液腺导管损伤后唾液潴留,此类型占唾液腺囊肿的 80% 以上。本文是根据聚桂醇注射治疗后的临床表现,囊肿消失即为痊愈,若经过 3次硬化仅部分减小或无变化,则改为手术切除,因此效果评定为无效。因聚桂醇注射液对人体毒性较小 [12, 13],复发依然可采用重复注射的办法而不会出现毒性累积的作用。
  本研究发现,不同部位的囊肿经过相同的治疗其治疗反应不同,一般舌下腺囊肿需注射治疗的次数最多,多数病例需 3 次注射完成后才能达到临床治愈标准,而经过 1~2 次治疗经常有囊肿不能消退的情况,且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进食刺激性食物囊肿复发等现象。另外,此部位注射聚桂醇原液时需要注意对颌下腺导管及局部神经、血管的解剖结构的把握,避免注射位置过深,使原液直接注入颌下腺腺导管及血管内。对于位置深在的囊肿,临床明确诊断后为防止出现不良反应,首次治疗可仅进行囊肿腔内注射泡沫化注射液,并注意保持冲洗通道的通畅,残留的少量泡沫化注射液仅需加压片刻即可。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的不足之处是较大比例的患者需经过多次注射才能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要求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依从性。因唇腺囊肿手术摘除手术较为简单,术后复发率低,对于能配合手术的患者多采用手术切除,因此本组病例中唇腺囊肿接受硬化治疗的比率较其他囊肿低。

  本研究 82 例囊肿注射聚桂醇后有 1 例 出现 1次注射后注射部位的组织坏死,此病例因注射部位表浅,局部仅按溃疡处理后自然愈合。该病例提醒我们首次治疗时需警惕不良反应的发生 [14, 15],控制注射范围。注射后肿胀为常见不良反应,硬化治疗时要控制聚桂醇注射液的注射总量,通常肿胀较轻,不需要特殊处理。本研究表明,使用聚桂醇注射液治疗口腔唾液腺囊肿效果确切,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发生少,观察 1 年复发病例少见,临床值得推广。



Copyright 2019-2020 中国硬化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08100338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