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ou
24小时客服热线 029-88323296

当前位置:

首页 >微创学院 >聚桂醇文献

文献推荐 | 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聚桂醇文献

发布时间:2025-02-15 08:54:31 来源: 浏览次数:139

《婚育与健康》202412()30卷第24

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王玮(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30)

  摘要:目的:评估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及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

  方法:研究时间 2022 1 2024 1 ,随机选取 60 名乙型肝炎肝硬化并伴有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用基础的随机分配方法分组,一组作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采用普萘洛尔治疗,观察组采取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清指标。

  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清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QPVVPVGASMTLLPO以及 MDA 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 < 0.05

  结论: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控制出血,还能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血清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普萘洛尔

  乙型肝炎肝硬化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其发展过程往往较为缓慢,但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1]。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主要病理变化包括肝脏细胞的广泛坏死、纤维组织增生以及肝脏结构的紊乱。基础治疗内容包括使用利尿剂、抗生素等,以缓解腹水、感染等并发症。然而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出现黄疸、肝性脑病等一系列并发症 [2]。乙型肝炎肝硬化引发的并发症不仅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危及生命。在这些并发症中,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是较为普遍的一种,其特点是发病迅速、病情剧烈、出血量大,常常成为导致患者死亡的关键因素 [3]。过去,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和内镜下套扎术等,但这些方法都有其局限性。近年来,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因其较高的止血成功率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而备受瞩目 [4]。本次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该方法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疗效。

一、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本研究选取 60 名患者,均于 2022 1 2024 1 月期间,在本院因乙型肝炎导致的肝硬化以及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接受治疗。所有患者均符合乙型肝炎肝硬化和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诊断标准,并且患者及其家属均对研究内容有充分了解,对于患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其他原因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全身感染、急性出血且 12h 内死亡患者均排除在外。将 60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0例。对照组包含男性 17 例和女性 13 ,年龄跨度为 20 65 ,平均年龄为(45.3±3.5);观察组则由男性 16 例和女性 14 例组成,年龄跨度为22 68 ,平均年龄为(45.2±4.1)岁。两组性别比例和年龄等基线资料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以后均禁止饮水、饮食,并对患者采取止血、补液、输血等治疗,在治疗原发性疾病的基础上,同时维持血压、血糖、内环境稳定。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普萘洛尔进行治疗,每天 3,每次口服 10mg。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具体操作如下:在内镜引导下,将硬化剂聚桂醇与血凝酶混合物直接注射到食管静脉曲张的部位。注射剂量根据静脉曲张的大小和分布情况而定,每次注射 1 2mL。注射后,患者禁食 24h,术后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无活动性出血,并进行必要的止血处理。在 3 4周以后再次进行 1 次内镜治疗,6 个月后复查。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评估:依据患者的康复状况,疗效被划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总有效率 =100%- 无效率。(2)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治疗前后分别对门静脉的内径(DPV)、血流速度(VPV)以及血流量(QPV)进行测定,以此来评估门静脉系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3)血清学指标: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患者的血清胃泌素(GAS)、血清胃动素(MTL)、过氧化脂质(LPO)和丙二醛(MDA)进行定量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 x2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 t 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6.67%(P<0.05),见表1


        2.2 两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 QPV VPV 显著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DPV 相差不大,P>0.05,见表2


  2.3 两组血清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 治 疗 后, 观察组患者血清 GASMTLLPO MDA 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3


  三、讨 论

  目前,临床上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降低门静脉压力来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发生。普萘洛尔是选择性肾上腺素 β 受体阻滞剂,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其松弛,从而减少心脏输出量并降低门静脉压力,确保了其临床疗效,此外,该药物具有极高的安全性。但是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还伴有凝血功能障碍,一旦出血严重,单独使用药物治疗并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作用,有可能导致复发。而内镜治疗是通过内镜设备直接对食管静脉曲张进行干预,常用的方法有内镜下硬化疗法和内镜下套扎术。硬化疗法是通过注射硬化剂使曲张静脉闭塞,其优势在于操作简便、创伤小,可以有效阻断血流,而且能够更好地控制急性出血,延缓静脉进一步曲张,促使静脉萎缩和纤维化,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将药物与内镜治疗相联合,能够起到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意味着硬化剂注射能够精确作用于出血点,迅速止血,并且能够同时破坏异常的静脉曲张,从而实现双重治疗效果。此外,硬化剂治疗还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血清指标,降低门静脉压力,改善肝功能,促进患者恢复。

  综上所述,内镜下注射硬化剂用于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治疗当中,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Copyright 2019-2020 中国硬化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08100338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