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ou
24小时客服热线 029-88323296

当前位置:

首页 >微创学院 >聚桂醇文献

文献推荐 | 射频消融联合聚桂醇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临床疗效观察聚桂醇文献

发布时间:2024-08-27 08:39:11 来源: 浏览次数:179

《中外医学研究》2024年第28卷第23期

射频消融联合聚桂醇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临床疗效观察

  雷剑辉,宋明华,王新明(鹰潭市余江区人民医院,江西 鹰潭 335200)摘要:目的:探究射频消融联合聚桂醇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 2019 年 3 月—2022 年 5 月鹰潭市余江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60 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 30 例。传统治疗组行传统高位结扎抽剥术治疗,联合治疗组接受腔内射频消融联合聚桂醇注射治疗。比较 2 组围术期指标、疼痛程度、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临床表现严重程度、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 6 个月复发情况。
  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治疗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平均住院时间较传统治疗组短 (P<0.05)。2 组术后 1 d、术后 3 d、术后 7 d 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呈逐渐下降趋势,且联合治疗组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时间点的传统治疗组 (P<0.05)。术后 3 个月,联合治疗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 -6 (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 -17 (interleukin-17,IL-17)、肿瘤坏死因子 -α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 水平及临床表现严重程度评分 (venous clinical severity score,VCSS)评分低于传统治疗组 (P<0.05)。术后 3 个月,联合治疗组的慢性静脉功能不全问卷 (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questionnaire,CIVIQ) 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传统治疗组 (P<0.05)。联合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治疗组 (P<0.05)。术后 6 个月内,2 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与传统高位结扎抽剥术相较,腔内射频消融联合聚桂醇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改善炎症指标及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腔内射频消融;聚桂醇
  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高发于老年群体,以小腿浅静脉迂曲、足踝疼痛、肿胀等为主要表现[1]。静脉壁软弱、静脉瓣膜缺陷等均为该病致病因素。该病呈进行性发展,症状较重患者推荐手术治疗。高位结扎抽剥术是既往临床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主要手段,成功率高,效果显著,但是术中损伤大,易出现并发症[2]。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发展,激光闭合术、射频消融术及泡沫硬化剂等疗法逐渐在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中展现出良好前景[3]。本研究旨在分析静脉射频消融联合聚桂醇治疗对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一、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 2019 年 3 月—2022 年 5 月鹰潭市余江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60 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0 例。传统治疗组行传统高位结扎抽剥术治疗,联合治疗组接受腔内射频消融联合聚桂醇注射治疗。2 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纳入标准:超声诊断确诊为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4],大隐静脉主干直径 4~15 mm,反流时间达 0.5 s 以上者;单侧发病,临床表现-病因学-解剖学-病理生理学 (clinical etiology anatomy pathophysiology,CEAP) 分级 C4—C5 级者;无聚桂醇过敏;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大隐静脉瘤或静脉距离皮肤<1 mm者;静脉直径>15 mm 或<2 mm 者;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凝血功能障碍者;哺乳及妊娠期妇女;精神障碍、肝肾功能不全及不耐受手术治疗者。
  1.2 方法
  1.2.1 传统治疗组传统治疗组接受传统高位结扎抽剥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行硬膜外麻醉,于患肢标注大隐静脉走向,于腹股沟韧带下方内侧做长约 3 cm 的横切口,剥离皮肤及皮下组织,充分暴露大隐静脉根部。观察静脉主干及属支情况,对属支进行结扎处理。高位结扎大隐静脉近心端,于近内踝处分离并离断大隐静脉远心端,对患侧曲张静脉进行抽剥,缝合切口。术后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1.2.2 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接受腔内射频消融联合聚桂醇注射治疗。患者术前禁食,超声引导下标记大隐静脉及曲张静脉走向,结合超声定位明确穿刺点,并局部麻醉。超声引导下穿刺大隐静脉主干,置入 6F 血管鞘,在微导管丝引导下置入射频导管至隐股结合部下方 2 cm,于射频消融段周围注入麻醉肿胀液,导管头端位置确认完毕后,连接静脉腔内闭合系统,射频消融导管头端温度应<26 ℃,功率固定 25 W,分节段退出导管,大隐静脉主干完全闭合后退出导管,行聚桂醇硬化治疗。将 1%聚桂醇与空气按照 1∶4 比例混合制成泡沫硬化剂,超声引导下于反流静脉及曲张静脉注射,团状曲张浅静脉可行点状剥脱。术后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1.3 观察指标
  (1)围术期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 = 湿纱布质量 -干纱布质量 + 吸引瓶中血量,1 mL 血液≈1 g 质量。(2)疼痛程度。于术后 1 d、术后 3 d 及术后 7 d 采用?VAS 评分评估 2 组疼痛程度[5],总分 0~10 分,分值越高代表疼痛越严重。(3)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于术前及术后 3 个月,取患者清晨外周静脉血,离心后取上层清液,以酶联免疫吸附法 (enzyme 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 测定 2 组血清 IL-6、IL-17、TNF-α 水平。相关试剂盒购自上海科艾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检验科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说明测定。(4)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使用 VCSS 评分[6]评估 2 组术前及术后 3 个月的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包括静脉水肿等 8 项,使用 0~3 分评分法,分值越高代表临床表现越严重。(5)生活质量。采用 CIVIQ 问卷[7]评估 2 组术前及术后 3 个月的生活质量,包括下肢疼痛、体能活动、精神心理、社会活动 4 个维度,共 20 项条目,采用 1~5 分评分法,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6)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记录 2 组术后皮下血肿、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出院后采用电话随访,统计 2 组出院 6 个月内的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 χ2 检验,计量资料以-x±s 表示,行 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 结果
  2.1 2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

  联合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治疗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平均住院时间短于传统治疗组(P<0.05),见表2。


  2.2 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比较

  2 组术后 1 d、术后 3 d、术后 7 d 的 VAS 评分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联合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同时间点传统治疗组 (P<0.05),见表3。


      2.3 2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临床表现严重程度比较

  2 组术前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 VC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治疗组术后 3 个月的血清 IL-6、IL-17、TNF-α 水平和 VCSS 评分均低于传统治疗组 (P<0.05),见表4。


      2.4 2组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2组术前CIVIQ 问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治疗组术后 3 个月的 CIVIQ 问卷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传统治疗组 (P<0.05),见表5。


       2.5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比较

  联合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治疗组(P<0.05);术后 6 个月内,2 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6。


三、 讨论

  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多发于长期站立、久坐不动或从事较强体力劳动者。调查显示,大隐静脉曲张患病率高达 25%,我国成年人大隐静脉曲张患病率约10%,以女性居多[8]。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病情早期症状较轻,仅外观改变,可通过药物治疗或穿戴弹力袜改善;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下肢出现肿胀、色素沉着等症状,需行手术治疗。以往高位结扎抽剥术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首选,但创伤大、恢复慢,逐渐被微创术取代。本研究证实给予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腔内射频消融联合聚桂醇硬化治疗可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缓解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炎症反应及生活质量。
  本研究显示,联合治疗组术中出血量等围术期指标优于传统治疗组,术后各时间点 VAS 评分均低于传统治疗组 (P<0.05),说明与传统高位结扎抽剥术相比,腔内射频消融联合聚桂醇硬化创伤小,可加速患者康复。分析原因,高位结扎抽剥术作为一种开放性手术,在对患肢进行切口治疗时,易引发隐神经及血管床损伤,故患者术后疼痛明显,恢复慢。腔内射频消融术是临床常用的微创手段,可通过电极导管及专用射频生发器释放热量以达到血管闭合的目的。该术式可避免较大的手术切口,无需进行分离及静脉结扎,操作简单,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9]。硬化剂注射可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形成附壁血栓,使病变静脉萎缩[10]。射频消融产生的热能配合聚桂醇的静脉萎缩作用,可共同促进曲张静脉闭合。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术后 3 个月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VCSS 评分、术后皮下血肿、肢体肿胀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治疗组 (P<0.05),提示射频消融联合聚桂醇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及术后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原因,传统高位结扎抽剥术创伤较大,可激活免疫细胞,刺激炎症因子分泌增加,进一步扩大免疫级联反应,造成局部水肿。腔内射频消融术与聚桂醇联用具有诱导静脉血管及周围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的效用,可降低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11]。本研究还发现,联合治疗组患者术后 3 个月的 CIVIQ 问卷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传统治疗组 (P<0.05);术后 6 个月内 2 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上述结果表明,单纯高位结扎抽剥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与静脉射频消融联合聚桂醇疗法均可有效防止短期内复发,但后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静脉射频消融联合聚桂醇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缓解术后炎症反应及临床症状,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Copyright 2019-2020 中国硬化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08100338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