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ou
24小时客服热线 029-88323296

当前位置:

首页 >微创学院 >聚桂醇文献

文献推荐 | 经内镜聚桂醇硬化治疗结肠血管畸形观察聚桂醇文献

发布时间:2023-11-27 09:51:35 来源: 浏览次数:253

  《中国内镜杂志》2011年9月第17卷第17期
  经内镜聚桂醇硬化治疗结肠血管畸形观察
  杨剑1 ,陈磊2
  【(1 .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陕西 铜川 727000;2.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消化科,江苏 扬州 225001)】
  摘要:
  目的:探讨内镜下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结肠血管畸形的疗效。
  方法:对经内镜检查确诊的10例结肠血管畸形患者予内镜下1%聚桂醇注射液多点注射硬化治疗。
  结果:首次硬化治疗后10例血管畸形患者均无复发性出血,2次治疗后有效率达100% 。
  结论:内镜下1%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结肠血管畸形是安全、有效的,尤其适用高龄不能耐受手术者,并可进行反复治疗。
  关键词:
  肠道;血管畸形;硬化治疗
  文献编号:
  1007- 1989(2011)09- 0998- 02
  结肠血管畸形是临床上较少见的疾病, 以下消化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有研究[1-2]表明,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血管畸形可占51.1%,其中结肠血管畸形已成为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尤其是老年患者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我院近 1 年余经结肠镜明确诊断10例结肠血管畸形患者,予经内镜下1%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一、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5月我院共行结肠镜检查352例,发现血管畸形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39~71岁,平均年龄61岁,其中8例因反复黑便或解暗红色血便入院,2例因腹痛原因待查行结肠镜检查。
  1.2 诊断标准
  结肠黏膜血管表现为小的斑片状、点状或蜘蛛痣样粗大畸形扩张,或见活动性出血或血痂附着。参照文献[3]将结肠血管畸形分为4型:Ⅰ型(局限型):血管呈局限性扩张,直径约为1cm ,呈圆形或条状;Ⅱ型(类蜘蛛痣型):病变呈斑点状鲜红色小团块,并向周围放射,类似皮肤的蜘蛛痣;Ⅲ型(弥漫型):血管扩张呈弥漫状,范围较广,鲜红色,反光强,与正常黏膜分界较模糊;Ⅳ型(血管瘤样型):病灶呈紫红色团块,约3~4cm大小,稍隆起于黏膜,质地似海绵状,分界清楚。
  1.3 器械与方法
  PENTAXEC-3830FK型肠镜,WILSON-COOKMHI-1可调静脉曲张针,1% 聚桂醇注射液(化学名:聚氧乙烯月桂醇醚,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肠镜检查发现病灶,在内镜直视下采用环绕畸形血管 +畸形血管中央直接注射1%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每次注射3~4个位点,每点注射1~2mL,以注射局部出现灰白色隆起为标准,总量一般不超过10mL,以畸形血管面积缩小程度作为判断疗效的标准:①显效:面积缩小 >75% 或完全消失。②有效:面积缩小25%~75% 。③无效:面积缩小 <25% 或硬化治疗后未能止血或止血后短期内复发。治疗2周后复查肠镜,如出现无效则行第2次硬化治疗。
 二、结果
  10例结肠血管畸形患者6例表现为Ⅰ型,4例为Ⅱ型,未见Ⅲ、Ⅳ型畸形血管。病灶主要分布于升结肠 6 例,横结肠2例、降结肠1例及乙状结肠1例;8例黑便或解暗红色血便患者中肠镜检查2例有少量渗血,6例见新鲜血痂附着。发现病灶后予1%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后均未再有复发性出血,2周后复查肠镜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有效及无效共6例,患者经第2次硬化治疗后有5例达显效。
  三、 讨论
  结肠血管畸形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4-5],以20~30岁和60~70岁2个年龄段为发病高峰。青少年的血管畸形大多与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有关,而老年患者的结肠血管畸形与胃肠黏膜的慢性缺血、结肠血管退行性变有关,是老年人反复出现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之一。
  结肠血管畸形的确切发病率不清楚。我院近1年余结肠血管畸形的检出率为2.84% ,与国内文献[6]报道基本一致。血管畸形主要位于升结肠,占60%,这与右半结肠的内径较大,在肠腔压力相等的情况下,内径大的部位肠壁张力高,易造成黏膜下静脉回流障碍,形成血管畸形,临床多表现为反复发作性黑便或血便,主要依靠结肠镜、胶囊内镜、血管造影、放射性核素扫描等检查明确诊断。但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放射性核素扫描需在活动性出血且出血速度大于0.5mL/min时才能发现病灶[7-8],而胶囊内镜费用较高。结肠镜诊断结肠血管畸形是最好的选择[9-10],具有高敏感性和非创伤性,且可同时用于治疗。内镜下治疗结肠血管畸形可采用高频电凝、激光、金属夹、氩离子凝固术(APC)等方法。我科采用硬化治疗,利用1%聚桂醇注射液多点注射,使畸形血管周围纤维化,压迫血管达到止血目的,并且1%聚桂醇注射液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栓形成并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促使结缔组织增生、纤维化,使畸形血管萎缩消褪[11]。在10例结肠血管畸形硬化治疗后能迅速止血,二次治疗后有效率达 100% ,且未见复发性出血,未出现传统硬化剂如鱼肝油酸钠、平阳霉素等引起的过敏反应、硬化剂外渗致组织变性、坏死及继发性溃疡、穿孔等并发症[12],且无高频电凝的组织粘连风险,无APC、激光和金属夹的较高器械及技术要求。由于内镜下硬化治疗等的开展,结肠血管畸形的手术治疗仅仅用于多次内镜治疗无效、危及生命的大出血以及诊断未明而反复出血的患者。

  总之,内镜下1%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结肠血管畸形具有简便、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低的优点,且可多次内镜下进行治疗,尤其对高龄、合并心肺疾病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Copyright 2019-2020 中国硬化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08100338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