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ou
24小时客服热线 029-88323296

当前位置:

首页 >微创学院 >聚桂醇文献

文献推荐 | 聚桂醇在DSA引导下肝囊肿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聚桂醇文献

发布时间:2023-09-21 09:03:10 来源: 浏览次数:408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年第32卷第3期
  聚桂醇在DSA引导下肝囊肿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蔡煌兴
  (湖南省人民医院介入血管外科,湖南长沙 410002)
  摘要:
  目的:分析聚桂醇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肝囊肿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肝囊肿介入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聚桂醇注射液,对照组采用无水乙醇进行肝囊肿介入硬化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肝囊肿的介入硬化治疗,硬化剂采用聚桂醇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肝囊肿;介入治疗;聚桂醇
  文献编号:
  DOI:10.19381/j.issn.1001-7585.2019.03.030
  肝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肝占位性病变,囊肿较大者可伴随腹胀、胃肠道不适,压迫胆管时可引起黄疸,需要手术治疗。自从1985年Bean首次采用超声引导下肝囊肿穿刺引流行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后[1],临床上多采用无水乙醇作为肝囊肿介入治疗的首选,但无水乙醇有醉酒反应及诸多不良反应,导致其在临床上的使用受到限制[2]。聚桂醇是一种新型的硬化剂,近年来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肝囊肿的介入治疗,本文结合我院介入血管外科治疗经验,选取2016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期间于我院接受肝囊肿介入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期间于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肝囊肿患者,排除碘造影剂过敏、利多卡因过敏、肝肾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全身状况差的患者,最后入组86例。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23例,年龄45~66岁,平均年龄(50.5±3.4)岁,囊肿直径(5.9±4.5)cm。对照组中男22例、女21例,年龄43~63岁,平均年龄(47.3±2.9)岁,囊肿直径(6.5±4.2)cm。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囊肿直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术前行腹部CT扫描明确肝囊肿位置、直径、体积。两组患者均行DSA引导下肝囊肿穿刺置管引流术+肝囊肿硬化注射治疗。具体过程如下:结合术前CT选择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单,局麻穿刺点,在DSA引导下采用细针穿刺肝囊肿,导丝配合置入8.5F猪尾引流管,造影确定引流管位置良好,蝴蝶形胶布固定引流管,无菌敷料包扎后返回病房。肝囊肿予以通畅引流至无液体流出后,于DSA引导下行硬化治疗:观察组采用1%的聚桂醇注射液,根据术前测量的肝囊肿体积,选择其1/4的聚桂醇药物剂量,与空气以1∶4的体积充分混合成泡沫样后从引流管注入囊腔内,拔出引流管,无菌敷料加压包扎,嘱患者翻身活动,使泡沫硬化剂与囊壁充分接触。对照组采用无水乙醇进行治疗,选择肝囊肿1/4的无水乙醇剂量,从引流管注入囊腔内,嘱患者翻身活动,使无水乙醇与囊壁充分接触。10min将无水酒精抽出后拔除引流管,无菌敷料加压包扎。术后观察患者有无腹痛、醉酒症状、血尿、颜面部水肿等反应。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及时做好详细记录。
  1.3 术后随访及疗效判定
  在介入治疗后1周内关注患者的反应,有无腹部疼痛、醉酒症状、血尿、颜面部水肿、囊肿内出血等副反应。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腹部彩超,测量囊肿的体积,体积缩小超过一半视为有效,囊肿完全消失视为治愈,体积缩小不足一半视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介入手术后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随访,复查腹部彩超并测量囊肿体积并比较,两组的有效率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愈率在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
  术后1周内,观察组仅出现2例腹痛及2例颜面水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对照组有2例腹痛、5例醉酒症状、2例血尿、2例囊内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5.06,P<0.05)。
 三、 讨论
  肝囊肿的介入治疗中硬化剂选择一般以无水乙醇为主,其原理是高浓度乙醇可以凝固囊壁上皮细胞,使细胞蛋白变性,丧失分泌囊液功能,进而纤维化乃至囊壁闭合[3]。但无水乙醇的刺激性较大,不良反应较多,有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疼痛剧烈,出现醉酒反应、血尿等,甚至术中可发生心悸、头晕等不良反应。
  聚桂醇是一种新型清洁剂类硬化剂,由于聚桂醇可以对囊壁内皮细胞产生破坏,导致无菌性炎症,进而促进囊腔粘连、萎缩,乃至闭合,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所以聚桂醇可用于硬化治疗各种囊性疾病[4]。同时聚桂醇还具有局部止痛的功效,对囊壁无刺激,可留在囊腔内持续发挥硬化作用,效果更温和持久。本文结果显示,肝囊肿使用聚桂醇注射液作为硬化剂进行介入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无水乙醇,且不良反应明显减少,但在治疗时必须要注意要将聚桂醇与空气混合成泡沫硬化剂,这样可以以较小的剂量产生较大的接触面积,既可以减少聚桂醇的药物剂量,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又可以使硬化剂与囊壁充分接触,使得破坏囊壁细胞的效果更显著。

  综上所述,肝囊肿穿刺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效果良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Copyright 2019-2020 中国硬化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08100338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