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6-14 15:38:26 来源: 浏览次数:407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21年8月第23卷第8期
B超引导下混合硬化治疗低流量脉管畸形效果分析
刘法鑫 黄磊 白植宝
摘要:
脉管畸形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其发病以低流量脉管畸形为主[1]。外科切除是其传统治疗手段之一,但由于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和复发率高等原因,目前对于该类患者多采用硬化治疗[2,3]。如何提高治疗有效率,并对大体积病灶进行根治,减少重复治疗的次数等是目前临床关注的重点。硬化治疗具有疗效显著、创伤较小、可多次重复治疗等优点,且有研究表明泡沫硬化治疗较液体硬化治疗效果更佳[4],但关于混合硬化治疗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B超引导下混合硬化治疗低流量脉管畸形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低流量脉管畸形的诊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低流量脉管畸形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个月~46岁,平均(26.4±3.23)岁。纳入标准:结合临床病史及超声或MRI检查确诊为脉管畸形[5]。排除标准:过敏体质者、对硬化治疗存在禁忌证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混合组(n=47)和博来霉素组(n=43)。混合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3个月~45岁,平均(26.8±3.53)岁;博来霉素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5个月~46岁,平均(27.1±3.86)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博来霉素组给予B超引导下博来霉素治疗,混合组给予B超引导下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的混合硬化治疗。治疗前行B超检查,对畸形血管的范围、大小、血流性质及速度等进行观察,以更全面了解病变累及的组织及器官,对部分不完全明确的动静脉瘘可做动脉造影辅助诊断。治疗前完善各项常规检查。首先扫查病灶并对进针点进行定位。术区常规消毒和铺巾,在B超引导下应用穿刺针进入畸形脉管腔内,观察回血情况,并根据治疗方案注入硬化剂,观察其在畸形脉管腔内的扩散程度及范围,确保硬化剂注射准确到位。混合组先注入博来霉素注射液,再根据病灶直径及静脉回流情况等注入泡沫硬化剂。泡沫硬化剂采用陕西天宇药业生产的聚桂醇(10ml/支),主要有效成分为聚多卡醇。博来霉素为瀚晖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用盐酸博莱霉素1.5万U(15mg/支)。泡沫硬化剂的配置按空气与聚桂醇配比2∶1进行,同时根据病灶大小进行调整。单病灶聚桂醇最大注射量8ml,每次治疗剂量不超过20ml,气体体积小于50ml。博来霉素单次剂量不超过15mg。总治疗次数为4次,每次治疗间隔时间为3~4周。
1.3 观察指标
①疗效评估[6]:Ⅰ级为瘤体缩小1%~25%,症状无明显变化;Ⅱ级为瘤体缩小26%~50%,症状有好转;Ⅲ级为瘤体缩小51%~75%,症状有明显改善;Ⅳ级为瘤体缩小76%~100%,症状消失。Ⅰ级评估为无效,Ⅱ级、Ⅲ级评估为有效,Ⅳ级评估为治愈。②不良反应:疼痛、肿胀、皮肤结痂、破溃、出血、继发感染等。③满意度:评价为十分满意、满意、一般,总满意度为十分满意与满意之和。治疗完成3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在治疗完成后调查患者对治疗的主观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图片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
混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博来霉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混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博来霉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治疗后两组主观满意度比较
混合组总满意度高于博来霉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三、讨论
脉管畸形主要指胚胎血管发育过程中发生的结构异常,其体积可随年龄增长而增大,且不会自然消退[7]。另外,该疾病发展可累及肌肉及骨骼等组织器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8]。研究指出,在低流量脉管畸形的临床治疗中,单独应用液体硬化剂或泡沫硬化剂的疗效欠佳[9,10]。而金轶等[11]研究显示,聚桂醇联合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或静脉畸形的有效率和安全性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平阳霉素,提示混合硬化治疗在脉管畸形治疗中可能具有更好的疗效。因此,本研究探讨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的混合硬化治疗对低流量脉管畸形的效果,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方案改进提供参考。
本研究结果显示,混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博来霉素组,说明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的混合硬化治疗比单独应用博来霉素对低流量脉管畸形的治疗效果更佳,分析其主要原因:①在较大的低流量脉管畸形治疗中,单用气体或液体硬化剂均无法使畸形管腔硬化完全,而联合使用博来霉素液体和聚桂醇泡沫硬化剂,可使管腔硬化更完全,疗效更显著[12];②博来霉素和聚桂醇用于硬化治疗的机制不同,博来霉素为化学硬化剂,通过破坏血管内皮细胞,造成血栓并发挥作用[13];而聚桂醇可通过排空血液,造成血管痉挛继而引发血栓、血管内皮损伤等一系列变化,促使病变血管塌陷、纤维化并永久闭塞发挥作用[14]。两者共同作用时提高了硬化治疗的有效率。同时本研究还显示,混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博来霉素组,说明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的混合硬化治疗对低流量脉管畸形患者的安全性较高,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博来霉素在治疗过程中可能由于直接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发挥作用,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导致其不良反应的发生[15]。而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硬化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可能与混合硬化治疗的有效率较高,减少了局部炎症反应的发生有关[16]。混合组总满意度高于博来霉素组,说明经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混合硬化治疗的低流量脉管畸形患者对治疗的主观满意程度更高,可能与混合硬化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使治疗时间缩短,并提高了患者总依从性,保障了治疗效果有关[17,18]。但本研究为单中心对照研究,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相关结果有待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B超引导下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混合硬化治疗低流量脉管畸形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