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ou
24小时客服热线 029-88323296

当前位置:

首页 >微创学院 >聚桂醇文献

文献推荐 | 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联合聚桂醇或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单纯性肝囊肿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研究聚桂醇文献

发布时间:2025-09-16 14:13:10 来源: 浏览次数:7

《实用肝脏病杂志》2025年7月第28卷第4期

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联合聚桂醇或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单纯性肝囊肿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屈珍 ,郭巧玲,肖洒 ,周亚宁,石秀英

作者单位:710100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西安市精神卫生研究院医学影像二科(屈珍,肖洒);

榆林市第一医院超声科(郭巧玲);陕西省人民医院超声诊断中心(周亚宁);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石秀英)第一作者:屈珍,女,36岁,大学本科,主治医师.

 E-mail:17791321019@ 163.com通讯作者:郭巧玲,E-mail:403071940@qq.com

  摘要: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囊肿穿刺抽液联合聚桂醇或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单纯性肝囊肿(SHC)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2022年 6月 ~2024年1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SHC患 者58例,其中28例 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和囊内注释聚桂醇硬化治疗,另30例在抽液后注射无水乙醇硬化治疗,采用 ELISA法检测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蛋白二硫化物异构酶 A3(PDIA3)和壳多糖酶3样 蛋白1(CHI3L1)水平. 采用静息和活动时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评价术后疼痛程度。
  结果:在术后3d,聚桂醇治疗组血清GP73、PDIA3和 CHI3L1水平分别为(24.0±4.7)pg/L、(73.2±6.6)ng/ml和(41.7±4.5)ng/L,均显著低于无水乙醇治疗组[分别为(36.7±6.1)pg/L、(92.8±7.9)ng/ml和(65.8±6.3)ng/L,P<0.05];在治疗后半年,聚桂醇治疗组治愈率为78.6%,显著高于无水乙醇治疗组的53.3%(P<0.05),囊肿退缩率为(93.7±9.7)%,显著高于无水乙醇治疗组[(83.0±9.2)%,P<0.05];在术后2h和 24h,聚桂醇组静息和活动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无水乙醇治疗组(P<0.05);聚桂醇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显著低于无水乙醇组的36.7%(P<0.05)。
  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囊液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SHC患者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单纯性肝囊肿;经皮经肝穿刺;聚桂醇;无水乙醇;治疗
  0.3969/j.issn.1672-5069.2025.04.034
  单纯性肝囊肿(simplehepaticcyst,SHC)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病变,通常无症状,多在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根据流行病学研究 ,SHC发 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尤其在40岁 以上 的成年人 中较为常见[1-3] 。SHC发病的性别分布以女性高于男性 ,推测可能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虽然大多数 SHC为 偶然发现的良性病变,绝大部分患者并无明显症状 ,但 少数病例可表现为肝区疼痛、上腹胀满感等临床症状,尤其是当囊肿较大时[4,5]。SHC也可能并发出血 、感染 、破裂或囊肿腔内积液等并发症 ,严重时可能影响肝脏的形态和功能。临床处理 SHC多依赖于影像学检查,特别是超声和 CT等技术的应用。对于大多数无症状的SHC患者 ,随访观察即可。然而,针对有症状 、囊肿增大或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则需要采取一定的治疗措施。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经皮肝穿刺抽吸等。然而,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超 声引导下经 皮经肝穿刺引流 术作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6,7]。PTGD不 仅操作简便 、创伤小,而 且能够有效缓解症状,避免传统开放性手术所带来 的较高发生并 发症的风险,尤其适合高龄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PTGD的 临床应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肝脏囊肿的治疗。该手术是在超声引导 下,经皮肤和肝脏穿刺囊肿,引流囊液,并在必要时进行硬化治疗。值得注意的是,PTGD联 合聚桂醇或无水乙醇硬化进一步提高了治疗的疗效[8,9]。聚桂醇作为一种有效的硬化治疗药物,能够通过化学刺激引发囊肿壁纤维化,促进囊肿缩小或闭合。无 水乙醇则具 有强烈 的化学刺激作用,可导致囊肿内壁严重化学烧伤,从 而实现持久的治疗效果。研究表明,聚桂醇和无水乙醇硬化治疗SHC患者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囊肿复发的几率 ,而且能够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复发,疗效显著[10]。本研究旨在 比较超声引导下PTGD联 合聚桂醇与无水乙醇治疗 SHC患 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 1病例来源
  2022年 6月 ?2024年 1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SHC患 者 58例 ,男 20例 ,女 38例 ;年龄为(50.7±7.6)岁。经 超声、MRI或 CT检 查诊断,符合《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和管理指南》的标准[11,12],其中囊肿直径为6.2?15.5cm,平均为(10.5±3.5)cm;单发性囊肿44例 ,多发性囊肿 14例。排除标准:对 聚桂醇或无水乙醇不耐受;存在严重的器质性疾病,存在实施 PTGD禁忌证 ;伴有凝血功能障碍或造血系统疾病;存 在胆道寄生虫病或胆道感染;多囊肝。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 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
  1.2 治疗方法
  常规消毒铺巾,使用深圳迈瑞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M7Series便 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明确囊肿位置、大小、形态和数目。确定穿刺部位、途径和进针深度。给予 2% 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 醉,作 一 5mm切口,嘱患者屏 气。在超声弓I导下避开血管,将 20G穿刺针刺人,当针尖进人囊腔后,拔出针芯,固定套管,外接延长针管 和注射器,抽尽囊液,定量后送检。在聚桂醇组(n=28),首先将空气与聚桂醇注射液(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以4 :1的 比例匀,制 作 出泡 沫状硬化剂,按照抽出囊液的 1/4,注射聚桂醇,保 留于囊腔;在无水乙醇组(n=30),注射无水乙醇(国瑞药业有限公司),注射量为抽出囊液量的 1/4,注 射后保 留5min,缓慢抽出,反复 3次 ,最后注人无水乙醇1ml于囊腔内。
  1. 3 检测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73,GP73)、蛋白二硫化物异构酶A3(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 A3,PDIA3)和壳多糖酶3样蛋白 1(chitosinase3-like protein1,CHI3L1,北京热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 4 疗效评价
  术后半年随访行超声检查。疗效评价参考肝囊肿体积退缩变化[13]。SHC体积退缩率=治疗后肝囊肿体积/治疗前肝囊肿体积X100% ,分 别分为治愈 (囊 肿消失)、显效 (囊 肿体 积退缩率 〉50%)、有效(30%<囊肿体积退缩率<50%)和无效(囊肿体积退缩率<30%)。
  1.5 疼痛程度评价
  采用静息和活动时视觉模拟疼痛(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 分评价术后疼痛程度[14]。
  1.6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先行Shapiro-Wilk检 验,判断是否服从正态分布。对符合正态分布者,以(-x±s)表表示,米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米用X2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计算。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二、结果
  2. 1两组血清指标比较

  在术后3d,聚桂醇治疗组血清指标均显著低于无水乙醇治疗组 ,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 2两组疗效比较

  在治疗后半年评估,聚桂醇治疗组治愈 占比显著高于无水乙醇 治疗组(P<0.05,表2);聚桂醇组SHC囊肿退缩率显著高于无水乙醇治疗组(P<0.05,表3)。


  2. 3 两组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在术后2h和 24h,聚桂醇组静息和活动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无水乙醇治疗组(P<0.05,表 4)。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术后,聚桂醇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无水乙醇组(P<0.05,表5)。


  三、讨论
  近年来,应用聚桂醇和无水乙醇硬化治疗SHC患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15,16]。术 后对肝脏代谢功能指标检测分析比较发现,聚桂醇组血清 GP73、PDIA3和CHI3L1水 平显著低于无水乙醇组,提示聚桂醇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对肝脏的代谢功能的影响较小 。GP73作为肝损伤的标志物,其水平低表明肝脏的损伤可能较小。PDIA3和 CHI3L1分别与肝细胞的应激反应及肝纤维化进程密切相关 ,聚桂醇在治疗SHC时可能更有助于减轻肝脏的应激反应[17,18]。聚桂醇组囊肿消失率显著高于无水乙醇组。整体看,聚桂醇组在术后 1个 月、3个 月和半年时囊肿退缩率显著高于无水乙醇组。这 一发现表明,聚桂醇相较于无水乙醇在治疗 SHC方 面表现出更为显著的疗效。聚桂醇作为硬化剂通过引发局部组织的化学性炎症,促进囊肿壁的纤维化和闭合 ,通常对较大或复杂的囊肿有更强的疗效。与无水乙醇相比,聚桂醇在治疗后可以更有效 地减少囊肿复发或残留,进而提高治愈率并促进囊肿的长期退缩。因此 ,聚桂醇治疗单纯性肝囊肿可能在治疗效果、长期疗效上更具优势,尤其在大囊肿或症状明显的患者 ,聚桂醇可能成为更优的治疗选择 。
  关于术后疼痛的管理 ,本研究显示聚桂醇组在术后2h和 24h静息和活动 VAS评分显著低于无水乙醇组,而术后 48h两组疼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聚桂醇治疗在术后初期引起 的局部疼痛也较轻 ,而无水乙醇可能对局部组织的化学刺激及炎症反应更明显。无水乙醇由于其强烈的化学刺激作用 ,可能引发更为剧烈的局部反应,进而导致术后初期较为显著的疼痛和不适感 。

  不良反应是评价治疗方法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我 们发现两组均出现 了恶心呕吐、腹痛、肝区不适,而无水乙醇注射还引起了醉酒样反应。聚桂醇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无水乙醇组。这 一差异可能与两种硬化剂的药理作用机制不 同有关 。无水乙醇由于其强烈的化学刺激作用 ,可能导致更为明显的全身反应,如恶心呕吐和醉酒样反应 ,而聚桂醇作为较为温和的硬化剂,其局部反应较轻,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此外,聚桂醇的刺激作用通常集中在治疗区域,较 少引发全身性副作用,因此其安全性得到了较为显著的体现。随着治疗技术和硬化剂应用经验的不断积累,进 一步优化聚桂醇与无水乙醇的治疗方案将成为研究的重点[19,20]。聚桂醇与无水乙醇作为硬化剂在治疗 SHC方面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但聚桂醇在提高治愈率 、促进囊肿退缩及减轻术后疼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Copyright 2019-2020 中国硬化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08100338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