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外科学杂志》2021年1月第27卷第1期
腔内射频消融联合聚桂醇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临床效果评价
张晓广
河南周口豫东医院甲乳血管外科 周口 461300
摘要:
目的:探讨腔内射频消融联合聚桂醇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6—2020-03间周口豫东医院甲乳血管外科收治的 145 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腔内射频消融联合聚桂醇治疗组( A 组,73 例) 和大隐静脉剥脱术组( B 组,72 例) 。比较 2 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中情况和术后 2 周时视觉模拟评分( VAS) 。术后 3 个月以静脉临床严重程度量表( VCSS) 评分评估 2 组患者术前、术后 3 个月时的静脉临床严重程度。
结果:A 组术中出血量少于 B 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 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A 组术后 2 周 VAS 评分和术后 3 个月 VCSS评分均低于 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结论:腔内射频消融联合聚桂醇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缩短住院及手术时间、缓解静脉曲张程度,以及促进患者早期恢复。
关键词:
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 聚桂醇; 腔内射频消融
文献编号:
DOI:10.16193/j.cnki.hnwk.2021.01.072
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以小腿浅静脉迂曲且隆起和足踝肿胀、疼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病因尚未明确[1]。文献报道,对大隐静脉曲张病程长且逐渐加重的患者,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2]。随着微创观念的普及,医疗设备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技术在外科各专业领域中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本研究通过对 145 例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腔内射频消融联合聚桂醇对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6 - 06—2020 - 03 间我院收治的 145 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 ( 1) 均经大隐静脉瓣膜、交通静脉瓣膜、深静脉通畅实验,以及超声检查确诊,且证实为大隐静脉主干扭曲。( 2) 入院时的 CEAP 分级: C2 ~ C5c。( 3)患肢股静脉与大隐静脉交汇处瓣膜反流。排除标准: ( 1) 动静脉畸形。( 2) 合并急性期血栓性静脉炎、淤积性溃疡等并发症。( 3) 大隐静脉与皮肤距离 < 1 cm,大隐静脉瘤或者直径过大( > 25 mm) ,大隐静脉直径过小( < 3 mm) [3]。( 4) 存在对治疗药物过敏等其他手术禁忌证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腔内射频消融联合聚桂醇治疗组( A 组,73 例) 和大隐静脉剥脱术组( B 组,72 例) 。2 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见表 1。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
术前禁饮、禁食 8 h,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肢股静脉与大隐静脉交汇处瓣膜反流程度。硬膜外麻醉或局部麻醉,适当垫高患肢便于手术操作。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A 组采用腔内射频消融联合聚 桂 醇 ( 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国 药 准 字: H20080445) 治疗: 患者取仰卧位,超声引导下经膝关节上方穿刺,置入 7 F COOK 鞘管。于隐股静脉远心端2 cm处导入消融导管,将麻醉肿胀液通过超声引导注入导管周围及大隐静脉主干并分离。超声确认射频导管头端 位 置。取脚高头低位促进大隐静脉内血液 排空[4]。经超声引导并以超声探头完全压闭大隐静脉根处。启动数控射频闭合仪,设 置 治 疗 温 度 85 ℃ ~ 120 ℃( 周期为 20 s) 。经大隐静脉近心端行 3 次消融,并按标记退管 6. 5 cm,消融第 2 段处。按标记退管( 每个标记长 6. 5 cm) ,此后继续消融,1 次/段,直至消融完毕。确认大隐静脉主干完全闭合,抬高患肢约 45°,取 2 mL 1% 聚桂醇与 8 mL 纯净空气混合为 10 mL 泡沫硬化剂,经导管注入 3 ~ 8 mL 至主干。撤除导管,加压包扎。B 组采用大隐静脉剥脱术: 患者取仰卧位,术野常规消毒、铺巾。经患侧腹股沟处股动脉搏动内侧0. 5 cm处作 5 cm 切口,结扎剥脱大隐静脉主干,曲张粗大血管给予点状剥脱。
1.3 观察项目及效果评价
1 ) 以视觉模拟量表( VAS) 评分评估 2 组术前、术后 2 周疼痛程度。总分10 分,评分越低疼痛越轻。( 2) 以静脉临床严重程度量表( VCSS) 评分评估 2 组术前、术后 3 个月静脉临床严重程度,总分 30 分。分值越低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越低。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 SPSS 22. 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 标准差( x珋± 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率( % ) 表示,行 χ2 检 验。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 围术期指标
A 组术中出血量少于 B 组,住院时间、手 术 时 间 短 于 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见表 2。
2.2 VCSS、VAS 评分
术前 2 组 VCSS、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术后 3 个月 2 组 VCSS、VA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其中 A 组的改善效果优于 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见表 3。2 组住院及随访期间( 术后 6 个月) 均未发生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症,亦未出现复发病例。
三、讨论
大隐静脉剥脱术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常用方法,效果肯定。但其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且患处瘢痕明显,不符合部分女性患者对美容的要求。脉腔内射频消融术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末用于治疗静脉曲张的一种微创手段[5]。不仅治疗效果肯定,同时射频热能的穿透力仅 1 mm,少量热能虽可向深层组织逸散,但衰减迅速,对周围组织的热损伤轻微。通过注入化学性硬化剂聚桂醇于曲张静脉内,使静脉萎陷,肉芽组织在血管生 成,并通过纤维化形成条索,进 而 缓 解 静 脉 曲张[6]。具有促进血管发生无菌炎性反应作用,但单纯使用硬化剂治疗静脉曲张具有复发率高等缺陷。本研究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实施腔内射频消融联合聚桂醇治疗,经与传统大隐静脉剥脱术比较,结果显示,射频消融联合聚桂醇治疗的优势有: ( 1) 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瘢痕不明显,美容效果确切。( 2) 手术及住院时间短,术后 2 周 VAS 评分及 3 个月VCSS 评分更低,效果肯定。提示腔内射频消融联合聚桂醇治疗大隐静脉曲张能够起到协同增效作用,不仅进一步提高了血管闭合能力和微创效果,且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无明显增加,与李孝成等[7]报告的结果基本相符。实施中需注意: ( 1) 麻醉方式应依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轻、中度曲张或不耐受全麻醉的患者,采用局部麻醉。( 2) 麻醉肿胀液注射时,需将大隐静脉主干四周完全浸润,压迫血管壁,最小化管腔内径。( 3) 闭合完成后,若超声检查提示大隐静脉主干仍有血流,应适当增加硬化剂注射量,促进其闭合。但同时应严格控制泡沫硬化剂的总量,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等风险。本次研究样本量不大,随访时间短。其应用效果及安全性仍需今后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长期随访,以及随机对照等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