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ou
24小时客服热线 029-88323296

当前位置:

首页 >微创学院 >聚桂醇文献

文献推荐 | 超声引导聚桂醇与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的对比研究聚桂醇文献

发布时间:2023-11-22 11:45:30 来源: 浏览次数:249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年第31卷第12期
  超声引导聚桂醇与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的对比研究
  张莲莲 潘黎黎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 224000)
  摘要:
  目的:对比研究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聚桂醇与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的疗效差异。
  方法:收集我院超声科于2016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4例单纯性肝囊肿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4)与对照组(n=60),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聚桂醇治疗,对照组采用无水乙醇注射硬化术,从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等方面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差异。
  结果:(1)在术后1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体治愈率分别为75.0%、73.3%,在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总体治愈率分别为90.6%、9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醉酒样反应的发生率显著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发热、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肝功能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发性肝囊肿患者中,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ALT、AST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所有肝功能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发性肝囊肿患者中,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ALT、AST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术后6个月,观察组ALT仍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聚桂醇与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单纯性肝囊肿均安全有效,但聚桂醇不良反应较少,对肝功能影响较小。当患者存在多发性肝囊肿或肝功能储备不理想时,聚桂醇比无水乙醇更具优势。
  关键词:
  肝囊肿 聚桂醇 无水乙醇
  文献编号:
  DOI:10.19381/j.issn.1001-7585.2018.12.006
  单纯性肝囊肿是一种常见的非遗传性囊性病变,一般不与肝内胆管系交通[1,2]。囊肿组织学结构简单,由上皮细胞排列构成内含液体的闭合腔隙[3]。肝囊肿生长速度缓慢,许多患者可终生无临床症状,仅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被偶然发现[4,5]。随着病灶体积的增大,可出现压迫性症状,如餐后饱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6]。由于微创技术发展,传统的治疗方法(如腹腔镜囊肿开窗术、囊肿切除术等)已很少应用[7,8]。目前,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已成为单纯性肝囊肿的一线治疗方案,其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易过敏、组织坏死、神经麻痹等不良反应[9]。聚桂醇是一种新型的硬化剂,临床广泛应用于血管瘤、内痔等疾病的治疗中,但在肝囊肿中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选取了124例单纯肝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聚桂醇与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的疗效差异,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参考。
  一、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收集2016年9月-2017年12月我院超声科收治的肝囊肿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单发囊肿直径≥5cm,多发囊肿中至少有1个囊肿≥5cm。(2)有明确影像学证据诊断为单纯性肝囊肿。(3)行超声介入治疗。(4)患者有明确的临床症状,如腹痛、黄疸、腹胀等。(5)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乙醇过敏。(2)多囊肝患者。(3)肝内胆管囊性扩张症。(4)合并存在其他器官的严重疾患,如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5)凝血功能低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采用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4)与对照组(n=60),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性别构成、年龄、饮酒史、囊肿发生类型、囊肿直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穿刺前,所有患者均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等相关检查,明确患者无乙醇过敏史、糖尿病病史等,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手术相关事项后,签署知情书。操作步骤:(1)嘱患者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消毒、铺巾、超声监视下定位穿刺点。(2)嘱患者屏气配合,超声引导下PTC针快速刺入囊腔中央或下1/3处。(3)拔出针芯,依次连接一次性连接管和一次性注射器,抽吸囊液。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聚桂醇治疗,所用聚桂醇(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剂量10mL:100mg,国药准字H20080445);囊液抽尽后注入聚桂醇,拔针按压,嘱患者约20min后,小幅度改变体位,使聚桂醇与囊壁充分接触。囊肿直径≤5cm:注入约100mg,直径>5cm:注入约200mg。对照组采用无水乙醇注射硬化术,无水乙醇(本院制剂室生产,浓度99.9%)。乙醇注入量根据囊肿大小决定,抽吸囊液量约1/4的无水乙醇,反复抽注数次,每次保留约5min后洗出。嘱患者小幅度改变体位,使乙醇与囊壁充分接触。最后注入无水乙醇与少量2%利多卡因混合液,拔针,加压包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予以对症支持治疗与处理。
  1.3 疗效判断标准
  在治疗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三个时间点检测患者肝功能。在术后1个月、3个月随访复查肝脏彩超,依据囊肿大小变化进行疗效判断,分为无效、有效、显效、治愈四种。无效:病灶大小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有效: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囊肿体积缩小<1/3。显效: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囊肿体积缩小1/3~2/3。治愈:囊肿最大直径<0.5cm或完全消失。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数据由2人重复录入、核查、纠错。描述性分析采用频数、率、-x±S,统计推断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在术后1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体治愈率分别为75.0%、7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0.045,P>0.05);在术后6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体治愈率分别为90.6%、9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0.014,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乙醇浓度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醉酒样反应的发生率显著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发热、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肝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发性肝囊肿患者中,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ALT、AST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患者的TBiL、AL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所有肝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发性肝囊肿患者中,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ALT、AST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患者的TBiL、AL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个月,观察组ALT仍然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三、 讨论
  聚桂醇是一种新型的临床硬化剂,在静脉曲张的治疗中有着独特优势。在肝肾囊肿的治疗中,主要发挥破坏囊壁,闭合囊腔,控制局部炎症、收敛的作用[10]。聚桂醇主要由以下临床优势[11]:(1)效果确切:聚桂醇在静脉曲张、血管瘤、内痔等疾病的硬化治疗中,总体有效率达95%以上。(2)满足微创要求:对局部病灶有高效的局部硬化、萎缩作用,比手术治疗创伤更小。(3)安全性高:多个大样本的临床试验均证实,聚桂醇安全性极高,无药物本身相关的不良事件报道。(4)可制成泡沫:泡沫硬化剂可与空气按比例混合,通过三通管反复推注产生优质泡沫,可以较小的剂量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提高疗效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5)独特微麻作用:聚桂醇本质上为醚类化合物,对局部病灶可产生轻微的麻醉作用,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增加了患者治疗依从性。聚桂醇在肾囊肿中的应用较多,效果较为确切。但在单纯性肝囊肿中的应用报道较少。
  聚桂醇应用于肝囊肿治疗的时间较短,关于其最佳治疗剂量尚无统一标准。在实际临床中,一般以囊肿直径5cm为临界值,直径>5cm 者注入硬化剂200mg,<5cm者注入100mg。在本研究中,在术后1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体治愈率分别为75.0%、73.3%,在术后6 个月分别为90.6%、90.0%,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醉酒样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患者发热、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两种治疗方式对单纯性肝囊肿均有较高的治愈率,但聚桂醇的不良反应明显较少。笔者推测可能的原因有:(1)与脱水乙醇相比,聚桂醇具有独特的止血、微麻醉作用,因此,局部疼痛及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较低。(2)泡沫的黏附性、致密性均显著高于乙醇,同等量的硬化剂,聚桂醇在囊腔中更不易被稀释,与内皮细胞的接触面积更大,对囊腔的破坏作用更彻底。肝功能是评价两种治疗安全性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肝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单发性肝囊肿患者中,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ALT、AST指标显著较低,但在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所有肝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多发性肝囊肿患者中,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ALT、AST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术后6个月,观察组ALT仍然显著较低。在术后1周,对照组患者肝功能的恶化较为明显,观察组肝功能明显较好。尤其对多发性肝囊肿患者而言,这种保护作用更为明显,这表明聚桂醇在肝功能保护方面比无水乙醇更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聚桂醇与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单纯性肝囊肿均安全有效,但聚桂醇不良反应较少,对肝功能影响较小。当患者存在多发性肝囊肿或肝功能储备不理想时,聚桂醇比无水乙醇更具优势。

Copyright 2019-2020 中国硬化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08100338号-2
Top